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怎么做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(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)是目前治疗胆囊疾病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,尤其适用于胆囊结石、胆囊炎、胆囊息肉等病症。该手术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、住院时间短等优点,已成为胆囊切除的“金标准”。下面将从手术步骤、适应症、禁忌症及术后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。
一、手术步骤总结
步骤 | 操作内容 |
1. 麻醉 | 采用全身麻醉,确保患者无痛感和肌肉松弛。 |
2. 建立气腹 | 在腹部穿刺,注入二氧化碳气体,使腹腔膨胀,便于操作。 |
3. 置入套管针 | 通常在脐部或右上腹置入第一个套管针,用于插入腹腔镜。 |
4. 腹腔探查 | 通过腹腔镜观察胆囊及周围组织情况,判断是否存在粘连或其他异常。 |
5. 分离胆囊 | 使用电凝、剪刀等工具逐步分离胆囊与肝脏、胆总管之间的连接。 |
6. 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 | 用钛夹或缝合线结扎胆囊血管和胆管,防止出血或胆汁泄漏。 |
7. 取出胆囊 | 将胆囊装入标本袋中,经脐部切口取出。 |
8. 关闭切口 | 缝合皮肤切口,覆盖敷料,完成手术。 |
二、适应症
- 胆囊结石伴反复发作的胆绞痛
- 急性或慢性胆囊炎
- 胆囊息肉(直径大于1cm)
- 胆囊功能不良或萎缩
- 有症状的胆囊疾病,保守治疗无效
三、禁忌症
- 严重心肺疾病,无法耐受麻醉
- 凝血功能障碍或抗凝治疗中
- 胆囊癌或其他恶性病变(需开腹手术)
- 腹腔广泛粘连,影响腹腔镜操作
- 妊娠晚期(风险较高)
四、术后注意事项
项目 | 注意事项 |
饮食 | 术后初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,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|
活动 | 鼓励早期下床活动,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|
疼痛管理 | 术后可能会有轻微疼痛,按医嘱服用止痛药 |
观察并发症 | 如出现发热、黄疸、剧烈腹痛等,应及时就医 |
复诊 | 术后定期复查,评估恢复情况 |
五、总结
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项成熟且安全的微创手术,适用于多数胆囊疾病的治疗。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,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。术前充分准备、术中精细操作、术后科学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