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腹腔穿刺术禁忌症】腹腔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,用于诊断或治疗目的,如排除腹水、检测感染、减轻腹胀等。然而,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此项操作,存在一定的禁忌症。了解这些禁忌症有助于避免并发症,确保患者安全。
一、
腹腔穿刺术的禁忌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1. 绝对禁忌症: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进行穿刺的情况,例如严重凝血功能障碍、休克状态、大量腹水伴门静脉高压等。
2. 相对禁忌症:指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谨慎操作,但需权衡利弊,如轻度凝血异常、孕妇、腹部手术后早期等。
3. 其他情况:如患者不配合、穿刺部位感染、严重腹壁水肿等,也应视为禁忌或需特别注意。
医生在实施穿刺前,必须全面评估患者病情,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,做出合理判断。
二、禁忌症表格
禁忌症类型 | 具体内容 | 说明 |
绝对禁忌症 |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(如血小板<50×10⁹/L) | 凝血机制差易导致出血 |
休克或循环不稳定 | 操作可能加重病情 | |
大量腹水伴门静脉高压 | 易引发肝性脑病或出血 | |
相对禁忌症 | 轻度凝血异常(如INR>1.5) | 需在严密监测下操作 |
妊娠期(尤其是晚期) | 可能影响胎儿 | |
腹部手术后早期(如术后7天内) | 创面未愈合,易引发感染或出血 | |
其他禁忌症 | 患者不配合或精神状态异常 | 操作风险高,难以配合 |
穿刺部位皮肤感染或溃疡 | 易引发局部感染 | |
严重腹壁水肿或肥胖 | 穿刺难度大,定位困难 |
三、结语
腹腔穿刺术虽为常见操作,但在实际应用中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。医生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综合判断,必要时可结合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进一步评估。在操作过程中,也应做好应急预案,确保患者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