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压疮分为哪几期】压疮,也称为压力性溃疡或褥疮,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、血液循环障碍,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并发症。尤其在卧床不起或行动不便的患者中较为多见。了解压疮的分期有助于早期发现、及时干预和有效护理。
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类标准,压疮通常被分为四期,有时还会包括“不可分期”和“深部组织损伤”两种特殊类型。以下是对各期的简要总结,并附有对比表格供参考。
一、压疮的分期说明
1. Ⅰ期(一期)
此阶段为初期,皮肤完整但出现红斑,按压后不褪色。常见于骨突部位,如尾骨、脚跟等。此时若及时处理,可避免进一步恶化。
2. Ⅱ期(二期)
表皮或真皮部分受损,形成浅表溃疡或水疱。伤口边缘清晰,可能伴有渗液。此阶段需要加强护理,防止感染。
3. Ⅲ期(三期)
损伤已深入皮下脂肪层,形成较深的溃疡,但未累及肌肉或骨骼。伤口底部可见脂肪组织,周围可能有坏死组织。
4. Ⅳ期(四期)
最严重的一期,损伤涉及肌肉、骨骼甚至肌腱。创面大且深,常伴有坏死组织和感染风险,治疗难度较大。
5. 不可分期(Unstageable)
创面被坏死组织或焦痂覆盖,无法判断实际深度。需先清除坏死组织才能明确分期。
6. 深部组织损伤(Deep Tissue Injury, DTI)
局部皮肤完整,但皮下组织已受损,表现为持续发红、紫红色或暗紫色,可能伴随疼痛或肿胀。属于早期病变,需高度重视。
二、压疮分期对比表
分期 | 皮肤状态 | 损伤深度 | 特征表现 | 处理重点 |
Ⅰ期 | 完整 | 浅表 | 红斑,按压不褪色 | 避免继续压迫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|
Ⅱ期 | 部分破损 | 表皮/真皮 | 水疱或浅溃疡 | 清洁伤口,预防感染 |
Ⅲ期 | 完整 | 皮下脂肪层 | 深溃疡,可见脂肪 | 清除坏死组织,促进愈合 |
Ⅳ期 | 完整 | 肌肉/骨骼 | 大而深的溃疡,有坏死 | 综合治疗,控制感染 |
不可分期 | 完整/破损 | 未知 | 坏死组织或焦痂覆盖 | 清创,评估真实深度 |
深部组织损伤 | 完整 | 皮下组织 | 发红、紫红或暗紫,疼痛 | 早期干预,防止进展 |
三、总结
压疮的分期不仅是医学诊断的重要依据,更是制定护理方案的基础。不同阶段的处理方式各异,早期识别与干预至关重要。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高危部位,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合理使用减压工具,以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。
通过科学的分期管理,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效果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