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叫萎缩性胃炎】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部疾病,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的萎缩和胃腺体的减少。它通常与长期的胃炎、幽门螺杆菌感染、自身免疫反应或不良生活习惯有关。该病不仅影响消化功能,还可能增加患胃癌的风险。
一、什么是萎缩性胃炎?
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层中的胃腺体逐渐减少甚至消失,导致胃酸分泌减少、消化酶分泌不足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。其特点是胃黏膜变薄、结构改变,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肠化生(胃黏膜中出现类似肠道组织的细胞)。
二、萎缩性胃炎的分类
分类 | 特点 |
A型萎缩性胃炎 | 多见于胃体部,常与自身免疫有关,常伴随恶性贫血 |
B型萎缩性胃炎 | 多见于胃窦部,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|
混合型 | 胃体和胃窦均有萎缩表现 |
三、常见症状
症状 | 描述 |
上腹不适或隐痛 | 常在餐后加重 |
消化不良 | 食欲减退、早饱感 |
反酸或嗳气 | 胃酸分泌减少时反而可能出现反酸 |
贫血 | 特别是A型萎缩性胃炎患者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 |
体重下降 | 长期营养吸收不良所致 |
四、病因与诱因
原因 | 说明 |
幽门螺杆菌感染 | 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|
自身免疫因素 | A型萎缩性胃炎多由自身免疫引起 |
长期使用药物 | 如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(NSAIDs) |
饮食习惯 | 高盐、腌制食品、酗酒等不良饮食习惯 |
年龄增长 | 胃黏膜自然退化,老年人更常见 |
五、诊断方法
方法 | 说明 |
胃镜检查 | 最直接的诊断方式,可观察胃黏膜变化 |
组织活检 | 通过病理检查确认是否存在萎缩和肠化生 |
幽门螺杆菌检测 | 如呼气试验、粪便抗原检测等 |
血液检查 | 检测维生素B12、铁蛋白等指标 |
六、治疗与管理
治疗方式 | 说明 |
根除幽门螺杆菌 | 使用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 |
对症治疗 | 如使用胃动力药、助消化药等 |
补充营养 | 如维生素B12、叶酸等 |
定期随访 | 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,监测病情变化 |
调整生活方式 | 戒烟限酒、规律饮食、避免刺激性食物 |
七、预防建议
- 避免长期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
- 保持良好饮食习惯,少食多餐
- 定期体检,尤其是中老年人
- 注意口腔卫生,防止细菌感染
总结:
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病,虽然不一定会立刻危及生命,但长期忽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。早期发现、规范治疗和定期复查是关键。同时,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习惯也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重要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