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肱骨髁上骨折怎样治疗】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,通常发生在肘关节附近,尤其是5至10岁之间的孩子。这种骨折多由跌倒时手撑地引起,属于一种典型的“伸直型”骨折。治疗方法需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、移位情况以及患儿的年龄来决定。以下是对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的总结。
一、治疗方式分类
分类 | 治疗方法 | 适用情况 | 优点 | 缺点 |
非手术治疗 | 石膏固定 | 骨折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 | 简单、创伤小 | 可能影响关节活动,需定期复查 |
手术治疗 | 外固定支架 | 骨折严重移位、开放性骨折 | 固定稳定,便于观察 | 创伤较大,感染风险高 |
手术治疗 | 内固定(克氏针) | 骨折移位明显,保守治疗无效 | 固定牢固,恢复快 | 需二次取出,可能影响关节功能 |
手术治疗 | 髁上截骨术 | 骨折畸形愈合或陈旧性骨折 | 矫正畸形,改善功能 | 手术复杂,恢复时间长 |
二、治疗原则
1. 早期诊断:通过X光片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。
2. 个体化治疗:根据患儿年龄、骨折类型、移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。
3. 功能锻炼:在骨折稳定后,逐步进行肘关节活动训练,防止关节僵硬。
4. 定期复查:治疗期间需定期拍片,观察骨折愈合情况。
三、常见并发症及预防
- 神经损伤:尤其注意尺神经损伤,术后应密切观察手指感觉和运动。
- 关节僵硬: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。
- 骨不连或延迟愈合:合理固定和营养支持有助于促进愈合。
- 感染:手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,避免感染。
四、康复建议
- 术后初期:保持患肢制动,避免剧烈活动。
- 中期: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练习。
- 后期:逐步恢复日常活动,必要时进行物理治疗。
总结
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,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。对于大多数儿童患者,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;而对于严重移位或开放性骨折,则需要手术干预。无论采用何种方式,都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,并重视术后康复训练,以最大程度恢复肘关节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