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ards的名词解释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,简称ARDS)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,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低氧性呼吸衰竭。它通常由肺部受到严重损伤或感染引起,导致肺泡内液体积聚,影响气体交换功能,进而引发呼吸困难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。
ARDS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,常见于重症感染、创伤、大手术后、误吸等情况下。由于其病情发展迅速且治疗难度大,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。
一、ARDS的基本概念
项目 | 内容 |
全称 |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|
英文名 |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|
病因 | 肺部感染、创伤、误吸、休克、大手术等 |
发病机制 | 肺泡-毛细血管屏障受损,导致肺水肿、炎症反应 |
临床表现 | 呼吸困难、低氧血症、双肺湿啰音等 |
诊断标准 | 欧洲危重病学会(ESICM)/美国胸科协会(ATS)联合制定的标准 |
治疗原则 | 支持性治疗为主,如机械通气、抗感染、维持循环稳定等 |
二、ARDS的诊断标准(2012年柏林定义)
分类 | 标准 |
发病时间 | 急性起病,<1周内 |
氧合指数 | PaO₂/FiO₂ ≤ 300 mmHg(无PEEP时) |
胸部X线/CT | 双肺弥漫性浸润影 |
心脏功能 | 排除心源性肺水肿 |
临床分级 | 轻度、中度、重度(根据PaO₂/FiO₂分层) |
三、ARDS的治疗措施
治疗类别 | 具体措施 |
机械通气 | 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,如小潮气量、适当PEEP |
抗感染 | 针对可能的病原体使用抗生素 |
液体管理 | 控制输液量,避免肺水肿加重 |
营养支持 | 提供足够的营养以支持免疫和修复 |
其他治疗 | 如俯卧位通气、ECMO(体外膜肺氧合)等 |
四、ARDS的预后与并发症
项目 | 内容 |
死亡率 | 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,重度ARDS可达40%以上 |
并发症 |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、气压伤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|
康复情况 | 部分患者可恢复,但部分遗留肺纤维化或长期呼吸功能障碍 |
五、总结
ARDS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肺部炎症性疾病,主要特征为肺泡损伤和低氧血症。早期识别、合理治疗以及综合管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。尽管现代医学已取得一定进展,但ARDS仍然是重症监护中的重大挑战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