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2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是什么】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,长期未控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、肾脏损害等严重后果。为了更科学地判断血压是否正常,医学界不断更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。2022年,国际和国内权威机构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进一步明确,为临床诊断和患者管理提供了依据。
一、2022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概述
根据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(2022版)》以及美国心脏协会(AHA)和美国心脏病学会(ACC)的最新建议,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血压数值的分级,结合个体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。
以下为目前普遍采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:
二、高血压诊断标准表(2022年)
血压分类 | 收缩压(mmHg) | 舒张压(mmHg) | 说明 |
正常血压 | <120 | <80 | 建议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|
正常高值 | 120–129 | <80 | 需关注并定期监测 |
高血压前期 | 130–139 | 80–89 | 属于早期预警阶段 |
高血压一级 | 140–159 | 90–99 | 需要生活方式干预和/或药物治疗 |
高血压二级 | 160–179 | 100–109 | 需要积极药物治疗 |
高血压三级 | ≥180 | ≥110 | 属于重度高血压,需立即治疗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测量方法:血压应使用标准血压计,在安静状态下测量,避免运动、吸烟、饮酒后立即测量。
2. 多次测量:单次测量不能确诊高血压,通常需要在不同时间点多次测量,确认血压持续升高。
3. 动态监测:对于疑似高血压患者,可采用动态血压监测(ABPM)或家庭自测血压(HBPM),以提高准确性。
4. 个体差异:老年人、糖尿病患者、慢性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,其血压目标可能有所不同,需遵医嘱调整。
四、总结
2022年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更加注重血压的连续性和个体化管理。通过科学分类和合理干预,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。对于普通人来说,定期监测血压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。如有疑虑或已处于高血压前期或初期,应及时就医,接受专业指导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