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心静脉穿刺】一、
中心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,主要用于建立静脉通路,以进行输液、药物治疗、血液监测或营养支持等。该操作通常在颈内静脉、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进行,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一定的风险性。正确掌握穿刺技巧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、及时识别并发症是确保操作成功的关键。
二、核心要点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操作目的 | 建立可靠静脉通路,用于输液、药物注射、血流动力学监测等 |
穿刺部位 | 颈内静脉、锁骨下静脉、股静脉(根据患者情况选择) |
适应症 | 需长期输液、高渗药物、化疗药物、危重患者、血流动力学监测等 |
禁忌症 | 凝血功能障碍、穿刺部位感染、严重低血压、患者不配合等 |
操作前准备 | 患者评估、体位调整、消毒铺巾、局部麻醉、器械准备 |
操作步骤 | 定位、穿刺、置管、固定、确认导管位置(如X线或超声确认) |
并发症 | 气胸、血胸、血肿、感染、导管移位、心律失常等 |
护理要点 | 观察穿刺部位、保持通畅、定期更换敷料、预防感染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患者评估: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、凝血功能及过敏史。
2. 无菌操作:严格遵守无菌原则,减少感染风险。
3. 穿刺技巧:选择合适的穿刺点,避免误伤周围组织。
4. 术后观察: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、红肿、渗液等情况。
5. 导管维护:定期冲洗导管,防止堵塞;注意记录穿刺时间与使用情况。
四、结语
中心静脉穿刺是一项技术性强、风险较高的操作,需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执行。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、细致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术后护理,可以有效提高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,为患者提供更安全、有效的治疗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