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小儿肠套叠的症状】小儿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,多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。该病是指一段肠道滑入相邻的另一段肠道内,形成类似“套筒”的结构,导致肠道梗阻和血液循环障碍。早期识别和治疗对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。
以下是对小儿肠套叠常见症状的总结:
一、主要症状
症状名称 | 描述 |
阵发性腹痛 | 婴幼儿表现为突然剧烈哭闹,持续数分钟后缓解,反复发作 |
呕吐 | 初期为胃内容物,后期可能含有胆汁或粪便样物质 |
血便 | 多见于发病后6-12小时,大便呈果酱样或带血丝 |
腹部肿块 | 医生检查时可在右上腹触及腊肠样肿块 |
精神状态改变 | 严重时可出现嗜睡、烦躁、反应迟钝等 |
发热 | 部分患儿伴有低热或中度发热 |
二、其他表现
- 体重下降:长期不愈者可能出现营养不良。
- 脱水:因频繁呕吐和腹泻导致。
- 休克:若未及时处理,可能发生肠坏死,引发感染性休克。
三、注意事项
- 小儿肠套叠病情发展迅速,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是否有上述症状。
- 若怀疑患病,应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。
- 超声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手段,部分病例可通过空气灌肠或钡剂灌肠进行复位。
综上所述,小儿肠套叠虽属急症,但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,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。家长应提高警惕,一旦发现异常,务必尽快送医诊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