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流程】先天性巨结肠(Hirschsprung’s Disease)是一种由于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的先天性肠道疾病,主要表现为肠梗阻、腹胀、便秘等症状。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,其目的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的肠段,并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。以下是对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流程的总结。
一、术前准备
在手术前,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详细评估,包括体格检查、影像学检查(如腹部X线、钡剂灌肠等)、以及直肠活检以明确诊断。此外,还需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心肺功能评估,确保患儿身体状况适合手术。
二、手术类型
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有:
手术名称 | 适用情况 | 优点 | 缺点 |
Swenson手术 | 适用于新生儿或小婴儿 | 操作简单,恢复快 | 可能影响肛门功能 |
Duhamel手术 | 适用于较大儿童 | 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较好 | 手术操作复杂 |
Soave手术 | 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| 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 | 需要精细操作 |
Rehbein手术 | 适用于复杂病例 | 切除范围更广 | 术后并发症较多 |
三、手术步骤(以Soave手术为例)
1. 麻醉与体位:患儿全身麻醉后,取截石位。
2. 探查腹腔:确认病变部位,确定需切除的肠段。
3. 分离直肠:沿肛门直肠环剥离直肠黏膜层,保留肌层。
4. 切除病变肠段:将无神经节细胞的肠段完整切除。
5. 吻合肠道:将正常肠管与肛门直接吻合。
6. 关闭切口:缝合腹部切口,放置引流管。
四、术后护理
术后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、排便情况及是否有感染迹象。通常需要禁食几天,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。同时,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,防止感染。定期随访,评估肛门功能和排便情况。
五、术后并发症
- 感染
- 吻合口瘘
- 排便功能障碍
- 肠粘连
- 营养不良
六、预后
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。多数患儿在术后能够恢复正常排便功能,但部分可能需要长期随访和康复训练。
总结: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是一项复杂的外科操作,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。术前充分评估、术中精细操作、术后科学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