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常见于夏秋季,尤其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较为多见。虽然该病通常病情较轻,但其症状可能让患者感到不适,家长也容易因此产生担忧。那么,疱疹性咽峡炎具体有哪些症状呢?
首先,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。大多数患儿在发病初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,体温可高达38℃以上,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高热不退的情况。发热通常持续2-4天,随后逐渐缓解。
其次,咽部疼痛是该病的重要特征之一。患儿会表现出吞咽困难、流口水、拒绝进食等现象,尤其是吃东西时疼痛感更为明显。由于咽部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,孩子常常会抱怨喉咙痛,甚至影响正常说话。
再者,口腔内出现疱疹或溃疡也是该病的典型表现。这些病变多出现在软腭、咽部、扁桃体周围等部位,初期为红色小丘疹,随后发展为水疱,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,表面覆盖灰白色或黄色假膜。这些溃疡不仅会引起疼痛,还可能引发口臭。
此外,部分患儿还会伴有食欲减退、精神萎靡、烦躁不安等症状。有些孩子可能出现轻微的咳嗽或流涕,但这些症状通常并不严重,且与普通感冒有明显区别。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上述症状,但个别情况下也可能引发并发症,如脑炎、心肌炎等,尤其是在免疫力较低的儿童中。因此,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持续高热、精神状态差、呼吸急促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以免延误治疗。
总的来说,疱疹性咽峡炎虽然属于自限性疾病,但其症状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饮食会造成一定影响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卫生防护,避免交叉感染,并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,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