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乳痈肿痛是什么意思】“乳痈肿痛”是中医术语,常用于描述乳房部位的炎症性疾病。其中,“乳痈”指的是乳腺的化脓性感染,常见于哺乳期女性;“肿痛”则是指局部出现肿胀和疼痛的症状。两者结合,表示乳房部位因感染或炎症导致的红、肿、热、痛等典型症状。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“乳痈肿痛”的含义,以下从定义、病因、症状、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。
一、
“乳痈肿痛”是中医对乳房急性炎症的一种描述,多发于产后哺乳期女性,尤其是初产妇。其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、发热、剧烈疼痛,严重时可形成脓肿。该病多由乳汁淤积、细菌感染、情志不畅等因素引起。治疗上以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为主,同时注意保持乳汁通畅,避免病情加重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定义 | “乳痈”指乳腺化脓性炎症,“肿痛”为局部红肿、疼痛的症状,合称“乳痈肿痛”。 |
常见人群 | 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女性,尤其是初产妇。 |
病因 | 乳汁淤积、细菌感染(如金黄色葡萄球菌)、情志不畅、体质虚弱等。 |
症状 | 乳房红肿、发热、疼痛剧烈,严重时可触及硬块或脓肿,伴有全身发热。 |
诊断依据 | 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,结合患者哺乳史、体检结果判断。 |
治疗方法 | 中药内服(如瓜蒌牛蒡汤)、外敷(如金黄散)、必要时切开排脓;同时保持乳汁通畅。 |
预防措施 | 注意哺乳卫生、避免乳头损伤、及时排空乳汁、调节情绪等。 |
三、注意事项
在日常生活中,若出现乳房异常肿痛,应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。特别是哺乳期女性,应特别关注乳房健康,防止乳痈的发生与恶化。此外,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,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调理与用药。
通过以上内容,可以对“乳痈肿痛”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,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知与应对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