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药物引产】药物引产是指在妊娠中期或晚期,通过使用特定的药物来诱发子宫收缩,促使胎儿和胎盘排出体外的一种医疗手段。它通常用于因医学原因需要提前终止妊娠的情况,如胎儿发育异常、孕妇健康状况恶化等。药物引产相较于手术引产,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等优点,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。
药物引产概述
项目 | 内容 |
定义 | 利用药物诱发宫缩,促使胎儿及胎盘排出体外的医疗手段 |
适用时间 | 妊娠12周至28周之间(具体根据医疗机构规定) |
常用药物 | 米非司酮、米索前列醇、前列腺素类药物等 |
作用机制 | 抑制孕激素作用,软化宫颈,诱发宫缩 |
优点 | 创伤小、恢复快、保留子宫功能 |
风险与并发症 | 出血、感染、宫缩过强、羊水栓塞等 |
药物引产流程(简要)
1. 术前评估:包括孕妇健康状况、妊娠周数、胎儿情况等。
2. 药物准备:根据医生指导服用米非司酮,以阻断孕激素作用。
3. 药物诱导:通常在服药后24-48小时内,使用米索前列醇等药物诱发宫缩。
4. 观察与处理:在医院密切监测宫缩频率、出血量及胎儿情况。
5. 产后处理:确认胎儿及胎盘完全排出,必要时进行清宫或进一步治疗。
注意事项
- 药物引产需在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操作,不可自行用药。
- 引产后需注意休息,避免感染,定期复查。
- 若出现剧烈腹痛、大量出血或发热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。
总结
药物引产是一种相对安全、有效的妊娠终止方式,尤其适用于中期妊娠。然而,其实施必须严格遵循医疗规范,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。在选择药物引产前,应充分了解相关风险,并与医生进行详细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