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心脏瓣膜手术】心脏瓣膜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瓣膜功能障碍的外科手术。心脏有四个主要的瓣膜:二尖瓣、三尖瓣、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,它们的作用是确保血液在心脏内单向流动。当这些瓣膜因疾病或损伤而无法正常工作时,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或替换。
一、心脏瓣膜手术类型
手术类型 | 说明 | 适用情况 |
瓣膜修复 | 通过手术修复受损的瓣膜,使其恢复正常功能 | 瓣膜结构尚可修复,如二尖瓣脱垂 |
瓣膜置换 | 将病变的瓣膜移除,并用人工瓣膜或生物瓣膜替代 | 瓣膜严重损坏,无法修复 |
经导管瓣膜介入术 | 通过导管将人工瓣膜植入心脏,无需开胸 | 高风险患者,如老年或合并症多者 |
二、手术适应症
心脏瓣膜手术通常适用于以下情况:
- 严重瓣膜狭窄:如主动脉瓣狭窄导致心肌肥厚、心力衰竭。
- 严重瓣膜关闭不全:如二尖瓣反流影响心脏泵血功能。
- 症状明显:如呼吸困难、胸痛、晕厥等。
- 心脏功能下降:如射血分数降低、心房颤动等。
三、手术前评估
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前,医生会进行一系列检查,包括:
- 心脏超声(超声心动图):评估瓣膜功能和心脏结构。
- 心电图(ECG):检测心律异常。
- 胸部X光:观察心脏大小和肺部情况。
- 血液检查:评估肝肾功能和凝血状态。
- 心脏导管检查:必要时评估冠状动脉状况。
四、手术过程
1. 麻醉:全身麻醉,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。
2. 开胸:通过胸骨正中切口进入心脏。
3. 建立体外循环:使用心肺机维持血液循环。
4. 手术操作:
- 若为修复,调整瓣膜结构。
- 若为置换,移除病变瓣膜并植入人工或生物瓣膜。
5. 恢复心脏跳动:停止体外循环,逐步让心脏重新开始工作。
6. 关闭胸腔:缝合胸骨和皮肤。
五、术后恢复与注意事项
- 住院时间:通常为7-10天,视手术复杂程度而定。
- 康复期:需数周至数月恢复体力活动。
- 抗凝治疗:若植入机械瓣膜,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。
- 定期随访:定期复查心脏功能,监测瓣膜状态。
六、风险与并发症
尽管心脏瓣膜手术成功率较高,但仍存在一定风险,包括:
- 出血
- 感染
- 心律失常
- 中风
- 人工瓣膜功能异常
七、总结
心脏瓣膜手术是治疗严重瓣膜疾病的重要手段,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。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,并结合术前评估和术后管理,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长期生存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