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问答 >

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怎么操作?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 作者:伍哥修车

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怎么操作?】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,常用于需要长期输液、营养支持、血流动力学监测或血液透析等患者。该操作具有穿刺点隐蔽、不易感染、导管固定方便等优点,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,如气胸、血胸、误穿动脉、血栓形成等。

以下是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流程进行简要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。

一、操作前准备

步骤 内容
1. 患者评估 确认适应症与禁忌症,评估患者凝血功能、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皮肤情况。
2. 告知与知情同意 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操作目的、过程、风险及可能并发症,签署知情同意书。
3. 消毒与铺巾 常规消毒皮肤,铺无菌洞巾,暴露穿刺区域。
4. 局部麻醉 用利多卡因等局部麻醉药物进行皮下浸润麻醉。

二、穿刺操作步骤

步骤 内容
1. 定位穿刺点 通常选择锁骨中点下方1-2cm处,或锁骨下缘1-2cm处,以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为标志。
2. 穿刺针进针 在定位点垂直进针,角度约30°-45°,缓慢推进至静脉腔。
3. 回抽确认 抽出暗红色回血,确认进入静脉。
4. 导丝置入 通过穿刺针送入引导钢丝,撤出穿刺针。
5. 扩张器扩张 使用扩张器沿导丝扩大皮下组织通道。
6. 置入导管 将中心静脉导管沿导丝送入静脉,调整深度后固定。

三、术后处理与护理

步骤 内容
1. 压迫止血 穿刺点加压包扎5-10分钟,防止出血。
2. X线确认位置 通过胸部X线检查导管位置是否正确。
3. 观察并发症 注意有无气胸、血肿、感染、导管移位等表现。
4. 记录与随访 记录操作时间、穿刺部位、导管类型及患者反应,定期评估导管状态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项目 内容
禁忌症 凝血功能障碍、穿刺部位感染、严重肺部疾病等。
风险提示 操作需由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完成,避免误伤动脉或造成气胸。
感染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,定期更换敷料,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。
导管维护 保持导管通畅,避免堵塞或脱落,定期冲管。

总结:

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技术性强、风险较高的操作,要求操作者具备扎实的解剖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巧。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,注重无菌原则,密切观察患者反应,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,确保患者安全与治疗效果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