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】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,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静脉通路建立、血液净化、营养支持及药物治疗等。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、成功率高、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,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,需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,并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操作。
一、概述
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下方,是上腔静脉的直接延续,因其位置较深且不易受到外界干扰,因此常被选为置管部位。该术式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、频繁采血或接受化疗的患者。
二、适应症与禁忌症
项目 | 内容 |
适应症 | 1. 需要长期静脉输液 2. 血液净化(如透析) 3. 营养支持 4. 心血管监测(如中心静脉压监测) 5. 多次采血或给药 |
禁忌症 | 1. 凝血功能障碍 2. 局部感染或皮肤破损 3. 患者有严重心肺疾病,无法耐受手术 4. 穿刺侧肢体有严重外伤或肿胀 |
三、操作步骤
步骤 | 操作内容 |
1 | 患者取平卧位,肩部稍垫高,头偏向对侧 |
2 | 常规消毒皮肤,铺无菌巾 |
3 | 局部麻醉,通常使用利多卡因 |
4 | 在锁骨中点下方约1cm处进针,角度约为30-45度 |
5 | 确认回血后,送入导丝并退出穿刺针 |
6 | 使用扩张器扩大皮下组织,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|
7 | 固定导管,覆盖敷料 |
8 | 进行X线检查确认导管位置 |
四、常见并发症及处理
并发症 | 发生原因 | 处理方法 |
气胸 | 穿刺过深或误伤肺组织 | 立即停止操作,给予吸氧,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|
血胸 | 损伤肋间动脉 | 立即止血,必要时手术干预 |
导管移位 | 固定不当或患者活动过多 | 重新调整导管位置,加强固定 |
感染 | 无菌操作不规范 | 加强换药,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|
血栓形成 | 导管留置时间过长 | 适当抗凝治疗,必要时拔管 |
五、术后护理要点
项目 | 内容 |
观察 | 每日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、渗液、疼痛 |
换药 | 每日更换敷料,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|
护理 | 避免剧烈活动,防止导管脱落或移位 |
记录 | 记录穿刺时间和导管位置,定期复查X线 |
六、总结
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技能,适用于多种需要建立静脉通路的患者。虽然操作相对简单,但仍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和操作规范,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。同时,术后护理同样重要,有助于延长导管使用寿命,提高患者安全性和舒适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