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血透】血液透析(简称“血透”)是一种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的医疗手段,主要通过人工方式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、废物和毒素,维持电解质平衡。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或完全丧失的患者来说,血透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方法之一。
一、什么是血透?
血透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将血液中的代谢废物、多余水分和电解质过滤出去的过程。该过程通常在医院或透析中心进行,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。透析液与血液在透析器中通过半透膜进行物质交换,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。
二、血透的基本原理
项目 | 内容 |
原理 | 利用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和压力差,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通过扩散、对流等方式进入透析液中 |
设备 | 包括透析机、透析器、管路系统等 |
过程 | 血液从患者体内引出,经过透析器后重新回输体内 |
三、血透的适应症
病症 | 说明 |
慢性肾衰竭晚期 | 肾脏无法正常排出废物和水分 |
急性肾损伤 | 短期内肾功能急剧下降 |
电解质紊乱 | 如高钾血症、酸中毒等 |
毒物中毒 | 如药物过量、重金属中毒等 |
四、血透的常见并发症
并发症 | 简要说明 |
低血压 | 由于脱水过多或血管收缩 |
肌肉痉挛 | 电解质失衡或脱水 |
失衡综合征 | 长期未透析者首次透析后出现脑水肿 |
感染 | 透析导管或穿刺部位感染 |
出血 | 抗凝剂使用不当导致 |
五、血透的频率与时间
项目 | 内容 |
频率 | 一般每周3次,每次约4小时 |
时间 |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调整 |
透析时间 | 可分为短时透析和长时透析 |
六、血透与腹透的区别
项目 | 血透 | 腹透 |
透析方式 | 血液体外循环 | 腹腔内透析液引流 |
设备 | 透析机 | 腹膜透析机或手动操作 |
操作环境 | 医院或透析中心 | 可居家进行 |
风险 | 需要穿刺,感染风险较高 | 感染风险较低,但易发生腹膜炎 |
自主性 | 较低,需定期前往透析中心 | 较高,可自主操作 |
七、血透患者的日常护理
- 饮食控制:限制钠、钾、磷的摄入
- 水分管理:避免过多饮水,防止水肿
- 规律透析:按时按量完成每次透析
- 监测指标:如血压、体重、电解质水平等
- 心理支持:长期透析可能带来心理压力,需家人和医护人员支持
八、总结
血透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,能够有效替代肾脏的部分功能,延长患者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。然而,血透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,需要患者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,并做好日常护理。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,血透设备和技术不断进步,未来有望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安全、高效的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