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血清白蛋白】血清白蛋白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,主要由肝脏合成,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、运输多种物质以及调节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。了解血清白蛋白的性质和作用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体健康状态和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。
一、
血清白蛋白是一种由肝脏分泌的球状蛋白质,占血浆总蛋白的50%以上。它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方面起着关键作用,同时还能作为载体,运输脂肪酸、激素、药物等物质。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常用于评估肝功能、营养状况及某些疾病的状态。正常范围一般为35-50 g/L,低于此值可能提示营养不良、肝病或肾病等问题。
二、血清白蛋白相关信息表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血清白蛋白 |
英文名称 | Serum Albumin |
合成部位 | 肝脏 |
主要功能 | 维持胶体渗透压、运输物质、调节酸碱平衡 |
正常范围 | 35–50 g/L(不同实验室略有差异) |
升高原因 | 脱水、炎症反应、某些肿瘤 |
降低原因 | 营养不良、肝病、肾病综合征、严重感染 |
检测方法 | 免疫比浊法、化学比色法 |
临床意义 | 反映肝功能、营养状态及水分代谢情况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血清白蛋白不仅是血液中的“重要成员”,也是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经常参考的重要指标之一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,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清白蛋白水平,从而保障身体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