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叫广州管圆线虫病】广州管圆线虫病,又称广州管圆线虫感染,是一种由广州管圆线虫(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)引起的寄生虫病。该病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的或生的含有幼虫的中间宿主(如蜗牛、螺类等)而传播给人类。该病在亚洲、非洲和美洲部分地区较为常见,尤其在中国南方地区较为多发。
一、
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一种由广州管圆线虫引发的寄生虫病,主要通过食物链传播。人是该虫的非正常宿主,感染后可引起脑膜炎、脑炎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。该病多发生于食用未煮熟的蜗牛、螺类等动物后,尤其是生食或半生食的情况下更易感染。目前尚无特效药物,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,预防的关键在于避免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动物性食品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广州管圆线虫病 |
英文名称 |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infection |
病原体 | 广州管圆线虫(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) |
传播途径 | 食用未煮熟或生的蜗牛、螺类等中间宿主 |
主要宿主 | 蜗牛、螺类(中间宿主),人类为非正常宿主 |
感染方式 | 经口摄入含幼虫的中间宿主 |
潜伏期 | 1–2周 |
主要症状 | 头痛、发热、呕吐、颈项强直、意识障碍等 |
并发症 | 脑膜炎、脑炎、神经功能损伤 |
诊断方法 | 病史、临床表现、脑脊液检查、免疫学检测等 |
治疗方法 | 对症支持治疗为主,如抗炎、降颅压、镇静等 |
预防措施 | 避免食用生或未煮熟的蜗牛、螺类;注意饮食卫生 |
三、注意事项
广州管圆线虫病虽然不常见,但一旦感染后果严重,特别是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出现重症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应提高警惕,尤其是在食用野生动物或地方特色菜肴时,务必确保食物彻底加热,以降低感染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