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叫骨穿】骨髓穿刺(简称“骨穿”)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,主要用于诊断血液系统疾病、感染性疾病以及某些肿瘤。通过抽取骨髓液进行细胞学、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分析,医生可以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和病变情况。
一、什么是骨穿?
骨穿是指在局部麻醉下,用特殊的穿刺针从骨骼(通常为髂骨或胸骨)中抽取少量骨髓液的过程。骨髓是人体内负责生成血细胞的重要组织,因此通过检查骨髓,可以判断血液系统的健康状况。
二、骨穿的主要用途
用途 | 说明 |
诊断血液病 | 如白血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|
检查感染 | 如结核、真菌感染等可能影响骨髓的疾病 |
确认肿瘤转移 | 某些癌症可能转移到骨髓,需通过骨穿确认 |
骨髓移植评估 | 在进行骨髓移植前评估患者骨髓状态 |
三、骨穿的适应症
适应症 | 说明 |
血象异常 | 如全血细胞减少、血小板异常等 |
不明原因发热 | 排除血液系统或感染性疾病 |
肿瘤疑似转移 | 特别是淋巴瘤、多发性骨髓瘤等 |
骨髓功能评估 | 如准备化疗或放疗前的评估 |
四、骨穿的禁忌症
禁忌症 | 说明 |
凝血功能障碍 | 容易导致出血不止 |
局部皮肤感染 | 可能引发感染扩散 |
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| 手术风险较高 |
患者拒绝 | 无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不可进行 |
五、骨穿的流程
1. 术前准备:包括血常规、凝血功能检查,告知患者注意事项。
2. 局部麻醉:在穿刺部位注射麻醉剂。
3. 穿刺取样:用骨髓穿刺针穿入骨骼,抽取骨髓液。
4. 术后处理:压迫止血,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。
六、骨穿的风险与并发症
风险与并发症 | 说明 |
疼痛或不适 | 多数患者有轻微疼痛感 |
出血或血肿 |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 |
感染 | 极少见,但需注意消毒 |
骨折或穿刺失败 | 罕见,尤其在操作不当情况下 |
七、骨穿后的注意事项
-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
- 避免剧烈运动24小时内
- 观察是否有持续疼痛、红肿或渗液
- 按医嘱复诊,获取检查结果
总结:
骨穿是一项安全、有效的医学检查方法,广泛应用于血液病、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的诊断中。虽然存在一定风险,但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,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完成,并获得重要的诊断信息。如果你被建议做骨穿,不必过于担心,遵医嘱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