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Horner综合征名词解释】Horner综合征是一种由于交感神经通路受损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,主要表现为眼部和面部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。该综合征常由中枢或外周交感神经系统的病变引起,症状包括瞳孔缩小、上睑下垂、面部无汗等。以下是对Horner综合征的详细总结。
一、概述
项目 | 内容 |
名称 | Horner综合征 |
定义 | 一种因交感神经通路受损引起的临床综合征,表现为眼部及面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|
主要表现 | 瞳孔缩小、上睑下垂、面部无汗、眼球内陷 |
病因 | 中枢性或外周性交感神经损伤(如脑干、颈髓、颈动脉、胸腔等) |
诊断方法 | 眼科检查、影像学检查(MRI、CT)、药物试验 |
二、临床表现
Horner综合征的主要特征包括:
1. 瞳孔缩小(miosis):患侧瞳孔比健侧小,对光反应正常或减弱。
2. 上睑下垂(ptosis):眼睑轻微下垂,通常不严重。
3. 面部无汗(anhidrosis):患侧面部出汗减少或完全无汗。
4. 眼球内陷(enophthalmos):眼球略向内凹陷,但较不常见。
5. 虹膜异色: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虹膜颜色差异(尤其在儿童中更明显)。
三、病因分类
类型 | 病因 |
中枢性 | 脑干病变、脊髓损伤、脑肿瘤、多发性硬化等 |
外周性 | 颈部创伤、颈椎病、颈部手术、肿瘤压迫、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 |
混合性 | 同时涉及中枢与外周交感神经路径 |
四、诊断方法
1. 眼科检查:
- 观察瞳孔大小、对光反应。
- 使用可卡因滴眼液测试,观察瞳孔是否扩大。
2. 影像学检查:
- MRI 或 CT 扫描用于排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。
- X 线或血管造影可用于评估颈部或胸部病变。
3. 药物试验:
- 使用可卡因或羟苄唑滴眼液,判断是否存在交感神经功能障碍。
五、治疗与预后
- 治疗: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,如肿瘤切除、神经减压、控制基础疾病(如糖尿病)等。
- 预后:多数患者预后良好,尤其是外周性病变;中枢性病变需根据具体病因判断。
六、总结
Horner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通路受损导致的一组临床表现,典型症状包括瞳孔缩小、上睑下垂、面部无汗等。其病因复杂,可能涉及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。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,治疗则以病因为主。及时识别和处理原发病有助于改善预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