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Holter是什么意思】“Holter”这个词在医学领域中常被提及,尤其与心脏监测相关。它源于一位名叫Norman J. Holter的科学家,他于1947年发明了一种可以长时间记录心电活动的设备。因此,“Holter”通常指的是“Holter监测仪”,用于连续记录患者的心电图(ECG)数据,帮助医生诊断心律不齐、心肌缺血等心脏问题。
一、总结
Holter是一种用于持续监测心脏电活动的医疗设备,由科学家Norman J. Holter发明。它能够记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个小时甚至几天的心电数据,从而更准确地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。这种监测方式比传统的静态心电图更具优势,因为它能捕捉到动态下的异常情况。
二、表格:Holter监测仪简介
项目 | 内容 |
全称 | Holter监测仪(Holter Monitor) |
发明者 | Norman J. Holter(1947年) |
功能 | 连续记录心电图(ECG)数据 |
监测时间 | 通常为24小时,也可延长至数天 |
适用情况 | 心律不齐、心悸、胸痛、晕厥等症状 |
优点 | 可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心电变化,提高诊断准确性 |
缺点 | 需要佩戴设备,可能影响日常活动 |
使用方法 | 患者佩戴设备并保持正常活动,结束后由医生分析数据 |
通过Holter监测,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在不同状态下的心脏功能,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。虽然这项技术已有几十年历史,但其在现代心脏病学中仍具有重要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