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血透并发症有哪些】血液透析(简称“血透”)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,虽然能有效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,但长期进行血透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。了解这些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。
以下是常见的血透并发症总结:
一、常见血透并发症分类
并发症类型 | 具体表现与影响 |
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| 包括高血压、低血压、心律失常、心力衰竭等,是血透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。 |
感染相关并发症 | 如动静脉瘘感染、导管相关感染、败血症等,可能因操作不当或免疫力下降引起。 |
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| 如高钾血症、低钠血症、代谢性酸中毒等,可能引发心律不齐或神经症状。 |
营养不良与代谢异常 | 蛋白质摄入不足、维生素缺乏、钙磷代谢紊乱等,影响身体恢复和免疫功能。 |
神经系统并发症 | 如透析失衡综合征、周围神经病变、脑血管意外等,多与透析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。 |
骨骼与矿物质代谢异常 | 高磷血症、低钙血症、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,可能导致骨痛、骨折风险增加。 |
皮肤瘙痒与色素沉着 | 由于尿毒症毒素积累、钙磷沉积等因素导致,影响生活质量。 |
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 | 长期透析后,β2-微球蛋白在关节和软组织中沉积,引起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。 |
二、如何预防与管理并发症?
1. 定期监测:包括血压、电解质、血常规、肝肾功能等指标。
2. 合理饮食:控制蛋白质、钠、钾、磷的摄入量,避免营养不良。
3. 规范操作: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,减少感染风险。
4. 心理支持:长期治疗易引发焦虑、抑郁,需加强心理疏导。
5. 个性化治疗方案: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透析频率、剂量及药物使用。
通过科学管理与积极干预,可以有效降低血透并发症的发生率,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长期预后。建议患者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,共同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疗计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