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小儿小颌畸形综合征】小儿小颌畸形综合征(Micrognathia Syndrome)是一种以面部骨骼发育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先天性疾病,尤其表现为下颌骨发育不良,导致下颌较小、后缩,常伴随其他面部结构异常。该综合征可单独存在,也可与其他遗传或先天性异常同时出现,影响患儿的呼吸、进食、语言发育及面部外观。
一、
小儿小颌畸形综合征是由于下颌骨发育不全引起的面部畸形,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。主要表现包括下颌后缩、舌体位置异常、呼吸道狭窄等。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其他系统异常,如心脏、耳部或神经系统的发育问题。诊断通常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手段进行,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综合措施,包括手术矫正、呼吸支持及长期随访管理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名称 | 小儿小颌畸形综合征(Micrognathia Syndrome) |
定义 | 一种以婴儿下颌骨发育不良为特征的先天性疾病,常伴随面部结构异常。 |
主要症状 | 下颌后缩、舌体位置异常、呼吸困难、进食困难、语言发育迟缓等。 |
常见原因 | 遗传因素、染色体异常、胎儿发育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等。 |
相关综合征 | 如Pierre Robin序列征、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等。 |
诊断方法 | 临床检查、X光、CT、MRI、基因检测等。 |
治疗方法 | 呼吸支持、外科手术(如下颌骨延长术)、正畸治疗、语言康复等。 |
预后情况 | 根据病情轻重不同,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。 |
是否遗传 | 部分病例有家族史,但多数为散发性。 |
常见年龄 | 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,部分患者在儿童期逐渐显现症状。 |
三、注意事项
小儿小颌畸形综合征虽然不一定是致命疾病,但若未及时处理,可能引发严重的呼吸和营养问题。因此,家长应重视早期发现与专业治疗。建议在儿科、耳鼻喉科或整形外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干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