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甄选问答 >

缺血性心肌病表现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 作者:和美签证

缺血性心肌病表现】缺血性心肌病(Ischemic Cardiomyopathy, ICM)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长期缺氧、坏死,进而引起心肌功能减退和心脏结构改变的一种心脏病。该病常见于冠心病患者,尤其是有心肌梗死病史者。其临床表现多样,涉及心脏功能、症状及影像学特征等多个方面。

一、主要临床表现总结

类别 表现内容
症状 呼吸困难、乏力、运动耐量下降、端坐呼吸、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
体征 心脏扩大、心音低钝、第三心音(S3)、第四心音(S4)、肺部湿啰音等
心电图(ECG) ST段压低、T波倒置、Q波形成、传导异常等
超声心动图(ECHO) 左心室扩大、室壁运动减弱或不协调、射血分数(EF)降低
心脏核磁共振(CMR) 心肌瘢痕、心肌水肿、心肌纤维化等
心脏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,提示心肌缺血部位
实验室检查 BNP/NT-proBNP升高、心肌酶谱异常(如CK-MB、cTnI)

二、典型症状与体征

1. 呼吸困难:为最常见的主诉,尤其在活动后加重,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。

2. 乏力与运动耐力下降:由于心功能减退,患者日常活动受限。

3. 心律失常:如房颤、室性早搏、传导阻滞等,可能诱发晕厥或猝死。

4. 水肿:多为下肢对称性水肿,提示右心功能不全。

5. 心脏扩大:体检可发现心界扩大,叩诊呈浊音。

三、诊断要点

- 病史:冠心病、心肌梗死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病史是重要线索。

- 影像学检查:超声心动图、心脏MRI、冠脉造影等有助于明确诊断。

- 功能评估:通过左室射血分数(LVEF)判断心功能分级。

- 排除其他原因:需与其他类型心肌病(如扩张型心肌病、肥厚型心肌病)相鉴别。

四、治疗方向

1. 药物治疗:包括β受体阻滞剂、ACEI/ARB、利尿剂、抗凝药等。

2. 生活方式干预:戒烟、限酒、控制体重、适度锻炼。

3. 介入治疗: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。

4. 手术治疗: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(CABG)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(CRT)。

5. 康复管理:心脏康复计划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。

五、预后与监测

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预后较差,易发生心力衰竭、心律失常及猝死。定期随访、监测心功能变化、调整用药方案是关键。同时,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,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。

总结:缺血性心肌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慢性心肌功能障碍,表现为心功能下降、症状多样化及多种影像学异常。早期识别、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