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酮症酸中毒治疗】酮症酸中毒(Diabetic Ketoacidosis, DKA)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,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,但也可能发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。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、酮体生成和代谢性酸中毒。及时诊断与规范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。
一、治疗原则
DKA的治疗目标是纠正脱水、恢复胰岛素敏感性、降低血糖、消除酮体并预防并发症。治疗需在严密监测下进行,避免低血糖或电解质紊乱等风险。
二、治疗步骤总结
治疗阶段 | 主要措施 | 目的 |
初步评估 | 病史、体征、血糖、血酮、尿酮、电解质、血气分析 | 明确诊断,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|
补液治疗 | 静脉输注生理盐水,初期快速补液,随后改用0.45%盐水 | 恢复血容量,改善组织灌注 |
胰岛素治疗 | 胰岛素静脉持续输注,初始剂量为0.1 U/kg/h | 降低血糖,抑制酮体生成 |
电解质管理 | 根据血钾水平补充钾,维持正常范围 | 防止心律失常和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|
监测与调整 | 每小时监测血糖、血酮、电解质、尿量 |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防止并发症 |
停药与过渡 | 当血糖降至13.9 mmol/L以下,改为皮下胰岛素 | 逐步过渡至长期治疗方案 |
三、注意事项
- 血糖下降速度不宜过快,建议每小时下降约1.1–1.7 mmol/L。
- 若血钾低于3.3 mmol/L,应暂停胰岛素使用,待钾回升后再继续。
- 儿童和孕妇需特别关注液体和胰岛素剂量。
-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状态,警惕脑水肿的发生。
四、预后与随访
大多数DKA患者在及时治疗后可完全康复,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复发或并发症。出院后需加强糖尿病教育,定期复查血糖、酮体及肾功能,避免再次发生DKA。
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流程和个体化管理,可以有效控制酮症酸中毒,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