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艾灸常用35个穴位详解】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,常用于调理气血、温经散寒。以下为常用35个穴位的简要总结:
穴位名称 | 功效 | 位置 |
足三里 | 健脾和胃、增强体质 | 小腿外侧,膝下3寸 |
中脘 | 健脾和胃、止痛 | 腹部正中,脐上4寸 |
关元 | 补肾固本、调理妇科 | 脐下3寸 |
气海 | 补气养血、增强免疫力 | 脐下1.5寸 |
大椎 | 解表散寒、通阳益气 | 颈后第七颈椎下 |
命门 | 温肾壮阳、强腰健骨 | 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 |
肾俞 | 补肾益精、强身健体 | 腰部第二腰椎旁开1.5寸 |
肺俞 | 宣肺止咳、清热解表 | 背部第三胸椎旁开1.5寸 |
心俞 | 养心安神、活血化瘀 | 背部第五胸椎旁开1.5寸 |
肝俞 | 疏肝理气、养肝明目 | 背部第九胸椎旁开1.5寸 |
以上为部分常用穴位,具体应用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症选择。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艾灸操作。
以上就是【艾灸常用35个穴位详解】相关内容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