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急性胰腺炎名词解释】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突发性的胰腺炎症,主要由胰酶在胰腺内异常激活引起,导致胰腺组织自我消化和炎症反应。该病常见于中青年群体,尤其是有胆道疾病、高脂血症或酗酒史的人群。急性胰腺炎可表现为轻度症状,也可发展为重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
一、定义与概述
项目 | 内容 |
疾病名称 | 急性胰腺炎 |
定义 | 胰腺因胰酶异常激活而引发的急性炎症性疾病 |
发病机制 | 胰酶在胰腺内提前激活,破坏胰腺组织并引发炎症反应 |
常见诱因 | 胆道结石、高脂血症、酗酒、外伤、药物等 |
症状表现 | 上腹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发热、黄疸等 |
分型 | 轻症急性胰腺炎(MAP)和重症急性胰腺炎(SAP) |
二、病因与诱因
病因类型 | 具体原因 |
胆源性 | 胆结石、胆道感染、胆道梗阻 |
酒精性 | 长期大量饮酒 |
高脂血症性 | 血脂水平过高,特别是甘油三酯升高 |
外伤性 | 腹部外伤或手术后 |
药物性 | 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、利尿剂等 |
其他 | 自身免疫性、遗传因素、感染等 |
三、临床表现
症状类型 | 具体表现 |
主要症状 | 上腹部剧烈疼痛,常向背部放射,持续时间长 |
全身症状 | 发热、乏力、体重下降 |
消化系统症状 | 恶心、呕吐、腹泻或便秘 |
并发症表现 | 胰腺假性囊肿、脓肿、呼吸困难、休克等 |
四、诊断方法
诊断方式 | 说明 |
实验室检查 | 血淀粉酶、脂肪酶升高;白细胞计数增加 |
影像学检查 | 腹部B超、CT、MRI等用于评估胰腺形态和周围情况 |
临床评估 | 根据症状、体征及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|
五、治疗原则
治疗类别 | 治疗内容 |
保守治疗 | 禁食、补液、止痛、抑制胰酶分泌 |
药物治疗 | 抑酸药、抗生素(如有感染)、营养支持 |
手术治疗 | 对于重症患者或出现并发症时进行干预 |
病因治疗 | 如去除胆道结石、控制血脂等 |
六、预后与预防
项目 | 内容 |
预后 | 轻症患者多可恢复,重症患者死亡率较高 |
预防措施 | 戒酒、控制饮食、定期体检、及时治疗胆道疾病 |
生活建议 | 避免暴饮暴食、保持健康体重、避免使用可能诱发疾病的药物 |
总结:
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,其发病机制复杂,病因多样,临床表现差异较大。早期识别、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。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方式,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