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跟腱反射是什么意思】跟腱反射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神经反射检查方法,用于评估脊髓和周围神经的功能状态。它主要通过敲击跟腱(即脚后跟的肌腱)来观察小腿肌肉的反应,从而判断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。
一、
跟腱反射,又称踝反射,是一种深部腱反射,由胫神经支配。当医生用叩诊锤轻敲患者的跟腱时,正常的反应是小腿的腓肠肌收缩,导致足部向跖面(脚底)快速收缩。这种反射的存在与否以及其强度,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。
如果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,可能提示神经损伤、脊髓病变或某些神经系统疾病;而反射亢进则可能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有关,如脑卒中、多发性硬化等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名称 | 跟腱反射 / 踝反射 |
定义 | 一种深部腱反射,通过敲击跟腱引发小腿肌肉收缩 |
神经支配 | 胫神经(L5-S1) |
检查方法 | 医生用叩诊锤轻敲患者脚后跟的跟腱 |
正常反应 | 小腿腓肠肌收缩,足部向跖面收缩 |
临床意义 | 判断脊髓、神经根及周围神经功能 |
反射减弱/消失 | 可能提示神经损伤、脊髓病变、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|
反射亢进 | 可能提示上运动神经元病变,如脑卒中、多发性硬化等 |
适用人群 | 常规体检、神经系统疾病患者、神经科检查 |
注意事项 | 患者应放松,避免紧张影响反射表现 |
三、结语
跟腱反射是临床医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的重要工具之一,虽然简单,但信息量大,能够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提供重要线索。如果你在体检中发现跟腱反射异常,建议及时就医,进一步排查潜在的神经系统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