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异丙嗪】异丙嗪是一种常用的抗组胺药物,属于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。它主要用于治疗过敏反应、晕动病以及作为镇静剂使用。异丙嗪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,因此在临床上也常用于术前用药或缓解焦虑症状。
一、异丙嗪的基本信息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药物名称 | 异丙嗪(Promethazine) |
药品类别 | 抗组胺药(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) |
适应症 | 过敏反应、晕动病、术前镇静、焦虑、恶心呕吐等 |
作用机制 | 阻断H1受体,减少组胺的作用;同时具有镇静和抗胆碱能作用 |
常见剂型 | 片剂、注射液、外用乳膏、滴耳液等 |
服用方式 | 口服、肌注或局部使用 |
副作用 | 嗜睡、口干、视力模糊、便秘、低血压等 |
禁忌症 | 对本品过敏者、新生儿、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|
注意事项 | 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;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|
二、异丙嗪的临床应用
1. 过敏性疾病
异丙嗪可用于缓解花粉症、荨麻疹、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症状,如瘙痒、红肿和水疱。
2. 晕动病
在旅行或乘坐交通工具时,异丙嗪可减轻晕车、晕船等引起的恶心、呕吐和头晕。
3. 术前镇静
作为术前用药,异丙嗪可帮助患者放松情绪,减少术中焦虑,并有助于术后恢复。
4. 镇咳与止吐
异丙嗪对咳嗽和恶心呕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尤其适用于儿童。
5. 镇静与抗焦虑
由于其较强的镇静作用,异丙嗪也可用于短期缓解轻度焦虑或紧张状态。
三、注意事项与副作用
虽然异丙嗪在临床上广泛使用,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- 嗜睡:这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,使用后应避免进行需要高度注意力的活动。
- 抗胆碱能作用:可能导致口干、尿潴留、便秘等症状。
- 低血压:特别是静脉注射时可能出现。
- 老年人与儿童:对异丙嗪的敏感性较高,需谨慎使用。
-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:如与酒精、镇静剂、抗抑郁药等合用可能增强中枢抑制作用。
四、结语
异丙嗪作为一种经典的抗组胺药物,在治疗过敏、晕动病和术前镇静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。然而,因其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,使用时需注意剂量和适用人群,以确保安全有效。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,才能充分发挥其疗效,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