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跖疣】跖疣是一种由人类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,主要发生在脚底,尤其是足部受压部位。它与寻常疣类似,但因位置特殊,常被误认为是“鸡眼”或“老茧”。跖疣具有一定的传染性,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传播。
一、
跖疣是由HPV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,多发于脚底,尤其是脚掌受力区域。其特点是表面粗糙、质地坚硬,有时会有黑点(毛细血管栓塞)。由于生长在脚底,容易受到摩擦和压力,导致疼痛感明显。治疗方式包括药物、冷冻、激光等,但需长期坚持,且复发率较高。预防方面,保持足部卫生、避免赤脚行走、不共用鞋袜等是关键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定义 | 由HPV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变,多发于脚底,尤其在受压部位。 |
病原体 | 人类乳头瘤病毒(HPV),常见亚型为HPV-1、HPV-2、HPV-4等。 |
发病部位 | 多见于脚底,特别是脚掌、脚趾缝及脚后跟等受压区域。 |
症状表现 | 表面粗糙、硬质、有痛感;部分可见黑色小点(毛细血管栓塞)。 |
传染途径 | 直接接触传播,如共用拖鞋、浴室、游泳池等;也可通过自身抓挠传播。 |
诊断方法 | 临床观察为主,必要时可进行皮肤镜检查或病理活检。 |
治疗方式 | 包括外用药(如水杨酸)、冷冻治疗、激光治疗、手术切除等。 |
预防措施 |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;避免赤脚在公共区域行走;不与他人共用鞋袜和个人用品。 |
复发情况 | 治疗后易复发,需持续观察和护理;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复发。 |
三、注意事项
跖疣虽非严重疾病,但若处理不当,可能影响日常行走和生活质量。建议一旦发现疑似症状,应尽早就医,避免自行挤压或剪除,以免引发感染或扩散。同时,增强自身免疫力也是预防和减少复发的重要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