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共同动脉干】共同动脉干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,属于复杂的心脏病类型。在这种情况下,原本应该分开的主动脉和肺动脉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未能正常分裂,导致它们共用一个共同的动脉干。这种异常会导致血液混合,影响心脏的正常供血功能。
共同动脉干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,其主要特征是主动脉和肺动脉未正常分离,形成一个共同的动脉干。这使得氧气丰富的血液和氧气贫乏的血液在心脏内混合,从而影响全身和肺部的供氧。该病通常需要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,以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。
表格:共同动脉干的关键信息
项目 | 内容 |
定义 | 主动脉与肺动脉未正常分离,形成一个共同的动脉干。 |
类型 | 常见类型包括:I型(肺动脉从共同动脉干发出)、II型(肺动脉起源于左心室)等。 |
病因 | 多数为先天性因素,可能与遗传、染色体异常或环境因素有关。 |
症状 | 新生儿可能出现呼吸困难、发绀(皮肤青紫)、喂养困难、体重不增等。 |
诊断方法 | 超声心动图、心脏MRI、心电图、X光等。 |
治疗方法 | 多需手术治疗,如动脉导管结扎术、肺动脉环缩术、根治手术等。 |
预后 |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,但部分患儿仍需长期随访。 |
发病率 | 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%~2%。 |
通过了解共同动脉干的定义、症状、诊断和治疗方式,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,并为患者及家庭提供科学的应对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