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问答 >

感染性休克指南

2025-09-16 09:49:01

问题描述:

感染性休克指南,求路过的大神指点,急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6 09:49:01

感染性休克指南】感染性休克是严重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,常伴随组织灌注不足和器官功能障碍。早期识别、及时干预和综合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。以下是对《感染性休克指南》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。

一、定义与诊断标准

感染性休克是感染导致的循环衰竭,表现为持续性低血压,即使在充分液体复苏后仍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平均动脉压(MAP)≥65 mmHg,并伴有组织灌注不足的证据,如乳酸水平升高或尿量减少等。

项目 内容
定义 感染引起的循环衰竭,伴组织灌注不足
诊断标准 持续低血压(MAP < 65 mmHg),需血管活性药物;乳酸 > 2 mmol/L 或尿量 < 0.5 mL/kg/h

二、初始评估与处理流程

感染性休克的处理应遵循“早期识别—快速评估—积极干预”的原则,包括病原学检查、血流动力学支持和抗感染治疗。

步骤 内容
1. 初步评估 病史、体征、生命体征、意识状态
2.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、CRP、乳酸、血培养、尿常规
3. 影像学检查 胸片、腹部超声、CT(如有指征)
4. 抗感染治疗 早期经验性广谱抗生素(如头孢类+氨基糖苷类)
5. 液体复苏 优先晶体液,目标为CVP 8–12 mmHg或MAP ≥65 mmHg

三、液体复苏策略

液体复苏是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基础,但需避免过度输液导致肺水肿或其他并发症。

项目 建议
初始液体选择 晶体液(如生理盐水、林格氏液)
液体量 首小时 30 mL/kg,随后根据反应调整
监测指标 CVP、MAP、尿量、乳酸水平
禁忌 不推荐使用胶体液作为一线复苏方案

四、血管活性药物使用

当液体复苏后仍存在低血压时,应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,以维持足够的组织灌注。

药物 使用时机 剂量范围 注意事项
去甲肾上腺素 MAP < 65 mmHg 0.1–1 μg/kg/min 可能引起心律失常
多巴胺 MAP < 65 mmHg 2–10 μg/kg/min 不推荐作为首选
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无效时 0.1–0.5 μg/kg/min 用于顽固性低血压

五、抗感染治疗原则

感染性休克的抗感染治疗强调“早、准、足”。

项目 内容
时机 尽可能在确诊后1小时内开始
药物选择 根据感染部位和常见病原体选择经验性用药
联合用药 对于重症感染,可考虑联合用药(如β-内酰胺类 + 氨基糖苷类)
疗程 通常7–10天,视临床反应调整

六、其他支持治疗

除了抗感染和血流动力学支持外,还需关注其他器官功能保护及营养支持。

项目 内容
呼吸支持 必要时机械通气
营养支持 早期肠内营养,避免长时间禁食
胰岛素治疗 控制血糖在140–180 mg/dL
预防应激性溃疡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

七、预后与随访

感染性休克的死亡率较高,尤其在老年、合并基础疾病者中更为明显。及时治疗和长期随访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。

项目 内容
死亡率 与感染源控制、治疗时机密切相关
长期影响 可能遗留器官功能障碍、认知障碍等
随访 出院后定期复查肝肾功能、感染灶恢复情况

总结

感染性休克是一种高危急症,需要多学科协作、迅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。本指南提供了从诊断到治疗的全面指导,旨在提高救治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风险。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,灵活应用指南建议,确保最佳治疗效果。

提示: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,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