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问答 >

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什么

2025-09-16 09:47:00

问题描述:

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什么,求快速回复,真的等不了了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6 09:47:00

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什么】感染性心内膜炎(Infective Endocarditis,简称IE)是一种由微生物(如细菌、真菌或其他病原体)侵入心脏内膜或瓣膜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。该病常发生在已有心脏病变的患者中,尤其是心脏瓣膜受损的人群。感染可导致瓣膜损伤、血栓形成、心力衰竭等并发症,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。

一、概述

项目 内容
中文名称 感染性心内膜炎
英文名称 Infective Endocarditis (IE)
病因 细菌、真菌或其他病原体进入血液并附着在心脏内膜或瓣膜上
好发人群 心脏瓣膜病变者、人工瓣膜患者、静脉药物使用者、免疫功能低下者
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血液传播,常见于牙科操作、泌尿道手术等过程中
症状 发热、乏力、体重减轻、关节痛、皮肤瘀点、脾肿大等
诊断方法 血液培养、超声心动图、临床评估等
治疗 抗生素治疗为主,严重时需手术修复或更换瓣膜
预后 及时治疗预后较好,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死亡

二、病因与发病机制

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通常需要两个条件:一是心脏内膜存在损伤或异常,二是有病原体进入血液循环。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链球菌、葡萄球菌、肠球菌等,而真菌感染则多见于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。

当病原体随血液流动到达心脏时,它们会附着在心脏瓣膜或内膜上,形成赘生物。这些赘生物可进一步破坏瓣膜结构,引发炎症反应,并可能脱落形成栓塞,造成脑、肺、肾等器官的栓塞。

三、临床表现

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多样,初期可能类似流感,但随着病情发展,会出现以下典型表现:

- 全身症状:发热、寒战、乏力、盗汗

- 心脏症状:心悸、呼吸困难、胸痛

- 皮肤表现:皮肤瘀点、Osler结节、Janeway损害

- 其他表现:脾肿大、贫血、杵状指、神经系统症状(如脑栓塞)

四、诊断方法

1. 临床评估:根据患者的病史、体征和症状进行初步判断。

2. 实验室检查:

- 血液培养:是确诊的关键,可明确病原体类型。

- C反应蛋白(CRP)、血沉(ESR):反映炎症程度。

3. 影像学检查:

- 经胸超声心动图(TTE):用于观察心脏结构和瓣膜情况。

-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(TEE):更清晰地显示瓣膜病变。

4. 其他检查:如X线、CT、MRI等辅助评估并发症。

五、治疗原则

1. 抗生素治疗:

- 根据血液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。

- 通常需要持续治疗2-6周,具体时间视病情而定。

2. 手术治疗:

- 当出现严重瓣膜损伤、反复栓塞、抗感染治疗无效等情况时,可能需要手术修复或更换瓣膜。

3. 支持治疗:

- 包括控制心力衰竭、纠正贫血、营养支持等。

六、预防措施

- 对于高风险人群(如人工瓣膜患者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),应在进行牙科、泌尿科等操作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。

-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,减少感染机会。

- 避免不洁注射行为,防止细菌进入血液。

七、总结

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感染疾病,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。对于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,应特别注意预防感染,并定期进行体检。一旦出现相关症状,应及时就医,避免病情恶化。

如需进一步了解某类病原体或特定人群的感染性心内膜炎,请继续提问。

提示: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,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