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心源性哮喘的名词解释】心源性哮喘,又称心源性喘息,是一种由于心脏功能异常(尤其是左心衰竭)引起的呼吸困难综合征。其主要特征是突发性呼吸困难、咳嗽、咳粉红色泡沫痰,并常伴有端坐呼吸和肺部湿啰音。与支气管哮喘不同,心源性哮喘的发生机制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有关,而非气道炎症或痉挛。
一、
心源性哮喘是由左心功能不全导致肺循环压力升高,进而引发肺水肿和呼吸困难的一种临床表现。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、冠心病、心肌病等患者。其症状与支气管哮喘相似,但病因和治疗方法截然不同,因此在诊断时需加以鉴别。
该病多发生于夜间或平卧时,患者常被迫坐起以缓解呼吸困难。治疗上以强心、利尿、扩血管为主,同时积极控制原发心脏病。
二、表格对比:心源性哮喘 vs 支气管哮喘
项目 | 心源性哮喘 | 支气管哮喘 |
病因 | 左心功能不全(如心力衰竭) | 气道炎症、过敏反应、感染等 |
发病机制 | 肺循环压力升高 → 肺水肿 → 呼吸困难 | 气道狭窄、痉挛、分泌物增多 |
典型症状 | 突发性呼吸困难、端坐呼吸、咳粉红泡沫痰 | 咳嗽、喘息、胸闷、呼气性呼吸困难 |
发作时间 | 多为夜间或平卧时 | 可发生在任何时间,常有季节性 |
体征 | 肺部湿啰音、心界扩大、奔马律 | 哮鸣音、呼吸相延长 |
辅助检查 | 心电图、超声心动图、胸部X线、BNP升高 | 肺功能检查、过敏原检测 |
治疗原则 | 强心、利尿、扩血管、减轻心脏负担 | 解痉、抗炎、抗过敏、吸入支气管扩张剂 |
预后 | 预后取决于原发心脏病的控制情况 | 一般良好,可长期管理 |
三、注意事项
在临床实践中,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容易混淆,尤其在症状相似的情况下,必须通过详细病史、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进行鉴别。及时识别并处理心源性哮喘,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