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护理措施】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常见于夏秋季,主要表现为发热、咽部疱疹及溃疡,常伴有食欲下降、流涎等症状。由于该病多发于婴幼儿,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。以下是对该疾病护理措施的总结与归纳。
一、护理措施总结
1. 病情观察:密切监测体温、精神状态、进食情况及口腔变化。
2. 退热处理:合理使用退烧药物,保持室内温度适宜。
3. 口腔护理:保持口腔清洁,避免继发感染。
4. 饮食管理:提供易消化、温凉、无刺激性的食物。
5. 心理安抚:减轻患儿焦虑情绪,增强其配合治疗的积极性。
6. 隔离防护:防止交叉感染,减少家庭成员的传播风险。
7. 补充水分:鼓励多饮水,预防脱水。
8. 环境调节:保持空气流通,避免烟雾和刺激性气味。
二、护理措施对照表
护理项目 | 具体措施 | 注意事项 |
病情观察 | 每日测量体温,观察精神状态、食欲、口腔溃疡情况 | 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|
退热处理 |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,按剂量服用 | 避免重复用药,注意药物禁忌 |
口腔护理 | 用生理盐水或淡盐水漱口,保持口腔清洁 | 避免使用含酒精或刺激性漱口水 |
饮食管理 | 提供温凉、软质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米粥、面条、果泥等 | 避免过热、过酸、过咸食物 |
心理安抚 | 多陪伴、鼓励,给予安全感,适当分散注意力 | 避免过度紧张,营造轻松氛围 |
隔离防护 | 患儿应与其他儿童隔离,避免去公共场所 | 家庭成员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 |
补充水分 | 鼓励少量多次饮水,必要时可口服补液盐 | 观察尿量及皮肤弹性,预防脱水 |
环境调节 | 保持室内通风,湿度适宜,避免尘埃和烟雾 | 温度控制在20-25℃之间 |
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综合实施,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,促进康复,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。家长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,灵活调整护理方式,并在病情加重时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