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小儿疱疹性口炎是什么意思】小儿疱疹性口炎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(HSV-1)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,常见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。该病主要表现为口腔内出现水疱、溃疡和疼痛,影响进食和睡眠。以下是对该疾病的简要总结。
一、
小儿疱疹性口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(HSV-1)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感染,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群体中。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,通常通过直接接触传播。患儿常表现为发热、口腔溃疡、流涎等症状,病情较轻时可自愈,但严重时可能需要对症治疗。
该病在夏季和初秋较为高发,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,避免交叉感染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疾病名称 | 小儿疱疹性口炎 |
病原体 | 单纯疱疹病毒(HSV-1) |
好发人群 | 6个月至5岁儿童 |
传播途径 | 直接接触传播(如共用餐具、亲吻等) |
典型症状 | 发热、口腔溃疡、水疱、流涎、拒食、烦躁 |
病程 | 一般7-10天,部分可自愈 |
治疗方式 | 对症治疗为主(如退热、止痛、保持口腔清洁) |
预防措施 | 注意个人卫生、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、增强免疫力 |
是否传染 | 是,具有较强传染性 |
是否需就医 | 若高热不退、进食困难或精神状态差,应及时就医 |
三、注意事项
家长在发现孩子有口腔溃疡、发热等症状时,应尽快就医以明确诊断,避免误诊或延误治疗。同时,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孩子的饮食清淡、多饮水,保持口腔清洁,有助于缓解症状并加快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