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问答 >

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回事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 作者:心境23686055

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回事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(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, TTP)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,主要表现为微血管内血栓形成、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。该病通常与一种名为ADAMTS13酶的活性降低有关,导致体内异常的血小板聚集和微血管损伤。

以下是关于TTP的基本信息总结:

一、概述

项目 内容
中文名称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
英文名称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(TTP)
疾病类型 罕见的微血管病变性疾病
发病机制 ADAMTS13酶活性不足,导致血小板异常聚集
主要症状 出血、贫血、神经系统症状、发热、肾功能异常等

二、病因与诱因

TTP的发生与ADAMTS13酶的缺乏或功能障碍密切相关。该酶负责切割大分子von Willebrand因子(vWF),防止其过度聚集。当ADAMTS13活性不足时,vWF在微血管中形成异常血栓,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。

常见诱因包括:

- 先天性ADAMTS13缺陷(遗传性TTP)

- 自身免疫性抗体抑制ADAMTS13活性(获得性TTP)

- 感染、药物反应、妊娠、恶性肿瘤等

三、典型临床表现

TTP的典型“五联征”包括:

症状 描述
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,易出血
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增加,出现黄疸、乏力
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、意识模糊、癫痫、昏迷等
肾功能异常 尿量减少、蛋白尿、血肌酐升高
发热 常见于急性发作期

四、诊断方法

项目 方法 说明
血常规 血小板计数、红细胞计数 判断血小板减少和溶血
生化检查 胆红素、LDH、间接胆红素 判断溶血程度
ADAMTS13活性检测 血液检测 确认酶活性是否低下
骨髓检查 骨髓穿刺 排除其他血液病
影像学 头部MRI/CT 评估是否有脑部病变

五、治疗方法

治疗方式 说明
血浆置换 最常用疗法,清除异常vWF和自身抗体
糖皮质激素 抑制免疫反应,常用于获得性TTP
免疫抑制剂 如利妥昔单抗,用于难治性病例
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输注血小板、纠正贫血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

六、预后与注意事项

TTP是一种急症,若不及时治疗,死亡率较高。早期识别和治疗是关键。患者应定期复查ADAMTS13活性,并注意避免诱发因素,如感染、药物等。

总结

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ADAMTS13酶活性不足引起的严重微血管病,表现为血小板减少、溶血性贫血、神经系统症状及肾功能异常。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。患者需长期随访,以预防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