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睡眠的四个阶段】睡眠是人体恢复和维持健康的重要过程,它由多个不同的阶段组成。了解这些阶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睡眠的结构与功能,从而改善睡眠质量。
睡眠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,其中前三个属于非快速眼动睡眠(NREM),第四个则为快速眼动睡眠(REM)。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生理特征和功能。
一、
1. 第一阶段:入睡期(NREM1)
这是睡眠的开始阶段,人逐渐从清醒状态进入浅层睡眠。此时大脑活动减慢,肌肉放松,呼吸和心率也有所下降。这个阶段通常持续几分钟,容易被外界干扰唤醒。
2. 第二阶段:浅睡期(NREM2)
在这一阶段,身体进一步放松,体温下降,心跳变慢,脑电波出现特有的“睡眠纺锤体”和“K复合波”。这是整个睡眠过程中最长的一段时间,约占总睡眠时间的50%。
3. 第三阶段:深睡期(NREM3 / 深度睡眠)
这是恢复性最强的阶段,大脑产生慢波(δ波),身体进行组织修复、免疫系统增强和能量恢复。此阶段难以被唤醒,若在此时醒来,会感到昏沉、迷糊。
4. 第四阶段:快速眼动睡眠(REM)
在这一阶段,大脑活动接近清醒状态,眼球快速转动,呼吸和心率变得不规则。大多数梦境发生在这一时期,同时大脑也在巩固记忆和情绪调节。
二、睡眠阶段对比表
阶段 | 名称 | 脑电波类型 | 心率/呼吸 | 肌肉状态 | 主要功能 | 睡眠占比 |
1 | 入睡期(NREM1) | α波为主 | 略低 | 轻度放松 | 初步进入睡眠 | 约5% |
2 | 浅睡期(NREM2) | 睡眠纺锤体、K复合波 | 稍低 | 放松 | 维持睡眠、记忆整理 | 约50% |
3 | 深睡期(NREM3) | δ波 | 最低 | 完全放松 | 身体修复、免疫增强 | 约20% |
4 | 快速眼动期(REM) | β波(类似清醒) | 不规则 | 几乎无肌张力 | 记忆巩固、情绪调节 | 约25% |
通过了解这四个睡眠阶段,我们可以更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,提升睡眠效率,进而改善整体健康状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