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小儿肾病综合症】小儿肾病综合征(Nephrotic Syndrome in Children)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、低蛋白血症、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肾脏疾病,常见于儿童群体。该病多发于2至10岁之间,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。其病因复杂,可能与免疫异常、遗传因素或感染有关。
一、概述
小儿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:
- 大量蛋白尿:每日尿蛋白排泄量超过40mg/kg。
- 低蛋白血症:血浆白蛋白浓度低于30g/L。
- 水肿:尤其是眼睑、下肢及阴囊部位。
- 高脂血症: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。
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,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。其中,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是微小病变型肾病(Minimal Change Disease),占儿童肾病综合征的80%以上。
二、常见类型及特点
类型 | 病因 | 发病年龄 | 主要表现 | 治疗方式 |
微小病变型肾病 | 免疫机制异常 | 2-10岁 | 大量蛋白尿、水肿、低蛋白血症 | 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 |
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| 遗传或免疫因素 | 5-15岁 | 蛋白尿、高血压、肾功能下降 | 糖皮质激素+免疫抑制剂 |
系膜增生性肾炎 | 免疫复合物沉积 | 儿童期 | 蛋白尿、血尿、高血压 | 免疫抑制治疗 |
膜性肾病 | 自身免疫异常 | 较少见 | 蛋白尿、低蛋白血症 | 免疫抑制+对症治疗 |
三、诊断标准
1. 尿蛋白/肌酐比值 > 2.0
2. 血浆白蛋白 < 30g/L
3. 水肿
4. 血脂升高
同时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蛋白尿的疾病,如感染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。
四、治疗原则
- 糖皮质激素:为一线治疗药物,多数患儿对激素敏感。
- 免疫抑制剂:用于激素依赖或无效的病例。
- 对症支持治疗:包括利尿、控制血压、营养支持等。
- 定期随访:监测肾功能、蛋白尿情况及并发症。
五、预后与注意事项
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,尤其微小病变型肾病对激素反应良好,但部分可能复发或发展为慢性肾病。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,避免感染、合理饮食,并遵医嘱进行长期管理。
总结: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肾脏疾病,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。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健康状况,及时就医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随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