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小儿麻痹症】小儿麻痹症,又称脊髓灰质炎(Poliomyelitis),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该病主要影响儿童,尤其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,但成人也可能感染。虽然大多数患者在感染后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,但少数人可能发展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,导致肌肉无力、萎缩甚至瘫痪。
该病曾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,但在疫苗推广后,病例大幅减少。目前,世界卫生组织(WHO)正在努力在全球范围内根除这种疾病。
小儿麻痹症简要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疾病名称 | 脊髓灰质炎(小儿麻痹症) |
病原体 | 脊髓灰质炎病毒(PV) |
传播途径 | 主要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,也可通过飞沫传播 |
易感人群 | 儿童,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 |
潜伏期 | 通常为5~14天 |
临床表现 | 多数无症状;部分出现发热、头痛、呕吐、咽痛等;严重者可出现肢体瘫痪 |
并发症 | 肢体肌肉萎缩、运动功能障碍、呼吸困难等 |
诊断方法 |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毒检测(如脑脊液检查、病毒分离等) |
治疗方式 | 无特效药,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,如止痛、物理治疗、康复训练等 |
预防措施 |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(OPV或IPV) |
全球现状 | 已基本被控制,但仍存在于部分地区 |
总结
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,虽然多数感染者症状轻微,但仍有部分人会发展为不可逆的神经损伤。疫苗接种是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方式。随着全球免疫计划的推进,小儿麻痹症已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,但仍需持续关注和防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