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脊髓灰质炎疫苗打几针】脊髓灰质炎(俗称小儿麻痹症)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影响儿童。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。那么,脊髓灰质炎疫苗到底要打几针呢?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说明。
一、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方式
目前,我国使用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主要有两种类型:
1.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(OPV)
通常以糖丸形式服用,适用于婴幼儿,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,但属于活疫苗,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引发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(VAPP)。
2. 注射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(IPV)
属于灭活疫苗,安全性更高,适合免疫力较弱的人群使用。
二、接种针数及时间安排
根据国家免疫规划,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程序如下:
接种年龄 | 疫苗种类 | 接种次数 | 备注 |
2月龄 | OPV | 1针 | 常规接种 |
3月龄 | OPV | 1针 | 常规接种 |
4月龄 | OPV | 1针 | 常规接种 |
18月龄 | OPV或IPV | 1针 | 加强免疫 |
> 注:部分地区已逐步推广IPV作为基础免疫的一部分,具体接种方案请以当地疾控中心通知为准。
三、注意事项
- 脊髓灰质炎疫苗一般在婴儿出生后2个月开始接种,需按计划完成全程接种。
- 若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时接种,应尽快补种。
- 接种后应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,如发热、局部红肿等,一般为正常现象。
- 未完成接种的儿童仍存在感染风险,建议及时补种。
四、总结
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次数和时间安排根据国家免疫规划而定,一般需要接种4针,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。家长应按照接种计划带孩子完成疫苗接种,以确保其获得充分保护。
通过科学接种,可以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发生,保障儿童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