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脊髓半切综合征是什么意思】总结:
脊髓半切综合征(Hemisection of the Spinal Cord)是一种由于脊髓部分损伤而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,通常由外伤、肿瘤、感染或血管病变引起。该病症的特点是损伤部位以下出现“交叉性感觉障碍”和“同侧运动功能障碍”,即一侧身体失去运动能力,另一侧则失去感觉能力。
表格:脊髓半切综合征关键信息一览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脊髓半切综合征 |
英文名称 | Hemisection of the Spinal Cord |
病因 | 外伤、肿瘤、感染、血管病变等 |
损伤部位 | 脊髓一侧发生损伤 |
主要症状 | 同侧运动功能障碍,对侧感觉功能障碍 |
典型表现 | “交叉性感觉障碍”与“同侧运动障碍” |
常见原因 | 创伤性损伤、脊髓肿瘤、多发性硬化、脊髓炎等 |
诊断方法 | MRI、CT、神经检查等 |
治疗方式 | 手术减压、药物治疗、康复训练等 |
预后情况 | 视损伤程度和治疗及时性而定 |
详细说明:
脊髓半切综合征,又称“布朗-塞卡尔综合征”(Brown-Séquard Syndrome),是一种较为少见但具有典型临床特征的脊髓损伤类型。其核心特点是脊髓的一侧受到损害,导致受损平面以下出现不对称的神经功能障碍。
- 运动障碍:损伤同侧的肢体会出现肌力下降甚至瘫痪,这是因为皮质脊髓束受损。
- 感觉障碍:对侧的身体会丧失触觉、温度觉等浅感觉,而本体感觉(如位置觉、振动觉)可能保留,因为这些感觉通路在脊髓中交叉较晚。
这种病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和影像学检查,尤其是MRI,能够清晰显示脊髓的损伤范围和性质。
治疗方面,早期干预至关重要。对于创伤性损伤,可能需要手术减压;而对于炎症或肿瘤引起的病变,则需针对性地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。康复训练也是恢复功能的重要手段。
总之,脊髓半切综合征虽然严重,但通过及时诊断和综合治疗,患者仍有可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功能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