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巴彬斯基征阳性的典型表现】巴彬斯基征(Babinski sign)是神经系统检查中一项重要的体征,常用于评估锥体束的功能状态。当该征阳性时,通常提示锥体束受损,可能与脑部或脊髓病变有关。以下是巴彬斯基征阳性的典型表现总结。
一、巴彬斯基征的定义
巴彬斯基征是指在用钝物轻划足底外侧缘时,出现大脚趾背屈,其余脚趾呈扇形展开的现象。正常情况下,足底刺激应引起足趾跖屈,而阳性反应则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异常。
二、巴彬斯基征阳性的典型表现
表现项目 | 具体表现 |
大脚趾反应 | 大脚趾向上背屈(伸展),而非向内跖屈 |
其他脚趾反应 | 足趾呈扇形展开,如“扇形”或“芭蕾舞足”样 |
刺激部位 | 足底外侧缘(从脚跟至脚趾方向) |
临床意义 | 提示锥体束损伤,常见于脑卒中、脑肿瘤、多发性硬化、脊髓病变等 |
是否伴随其他体征 | 可能伴随肌张力增高、腱反射亢进、病理反射等 |
常见疾病关联 | 脑出血、脑梗死、颅内占位、脊髓损伤、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 |
三、注意事项
- 巴彬斯基征阳性并非特异性诊断指标,需结合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。
- 在婴幼儿中,巴彬斯基征可为生理性阳性,需注意年龄因素。
- 检查时应确保患者处于清醒、合作状态,避免因意识障碍导致误判。
四、总结
巴彬斯基征阳性是一种重要的神经系统体征,提示锥体束功能受损。其典型表现为大脚趾背屈、其余脚趾扇形展开。临床上需结合病史、体检及其他辅助检查,以明确病因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