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什么病】急进性肾小球肾炎(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,简称 RPGN)是一种进展迅速、病情严重的肾脏疾病。它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,常伴随血尿、蛋白尿和高血压等症状。该病多由免疫系统异常引发,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后反应。
一、基本概述
项目 | 内容 |
疾病名称 |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(RPGN) |
病因 | 免疫介导的肾小球损伤,如抗基底膜抗体病、免疫复合物沉积等 |
发病机制 |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受损,导致肾功能快速恶化 |
病程发展 | 进展迅速,可在数周至数月内发展为肾衰竭 |
常见症状 | 血尿、蛋白尿、水肿、高血压、乏力、恶心等 |
诊断方法 | 尿常规、肾功能检查、肾脏超声、肾活检等 |
治疗方式 | 免疫抑制治疗、血浆置换、支持治疗等 |
二、分类与特点
根据病因不同,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可分为以下几类:
类型 | 特点 | 常见病因 |
抗基底膜抗体型 | 产生针对肾小球基底膜的抗体,导致炎症 | Goodpasture综合征 |
免疫复合物型 |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 | 系统性红斑狼疮、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|
非免疫型 | 不涉及免疫反应,可能与药物或毒素有关 | 药物毒性、重金属中毒等 |
三、临床表现
患者通常在短期内出现以下症状:
- 血尿:尿液呈红色或茶色,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。
- 蛋白尿:尿中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。
- 水肿:尤其是眼睑、下肢等部位。
- 高血压:由于肾脏调节水钠平衡功能受损。
- 肾功能减退:血肌酐迅速上升,可能出现急性肾衰竭。
四、诊断与治疗
1. 诊断要点
- 实验室检查:尿常规显示红细胞、蛋白;血肌酐升高。
- 影像学检查:肾脏B超可发现肾脏体积变化。
- 肾活检:是确诊的重要手段,可明确病理类型。
2. 治疗原则
- 免疫抑制治疗:如使用糖皮质激素、环磷酰胺等。
- 血浆置换:适用于抗基底膜抗体型患者。
- 对症支持治疗:控制血压、纠正贫血、维持电解质平衡。
- 透析:若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,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。
五、预后与注意事项
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差异较大,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。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终末期肾病。
患者应定期复查肾功能,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,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低盐饮食、适量运动等。
结语
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虽然病情凶险,但通过早期识别、准确分型和积极治疗,多数患者仍有机会恢复或延缓肾功能恶化。如有相关症状,应及时就医,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