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mallory小体什么意思】“Mallory小体”是医学领域中一个常见的术语,尤其在肝病研究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。它是一种在肝脏细胞(肝细胞)内出现的异常结构,通常与慢性酒精性肝病或其他类型的肝损伤有关。以下是对“Mallory小体”的详细解释。
一、
Mallory小体,又称“Mallory-body”,是一种由细胞骨架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的嗜酸性包涵体,常见于肝细胞中。其主要成分包括角蛋白、波形蛋白等中间丝蛋白。这种结构通常出现在长期饮酒或某些代谢性肝病患者体内,是肝细胞损伤的一个标志。
虽然Mallory小体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,但它可以作为评估肝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。在病理学检查中,通过苏丹黑染色或特殊染色技术可以观察到这些结构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Mallory小体 |
英文名称 | Mallory body / Mallory hyaline |
定义 | 肝细胞内由角蛋白、波形蛋白等组成的嗜酸性包涵体 |
常见病因 | 酒精性肝病、脂肪肝、肝炎、肝硬化等 |
形态特征 | 嗜酸性、圆形或卵圆形、位于肝细胞胞浆中 |
检查方法 | 肝活检、苏丹黑染色、免疫组化 |
临床意义 | 肝细胞损伤的标志,提示慢性肝病进展 |
是否可逆 | 取决于原发肝病的治疗情况 |
是否特异性 | 不具特异性,需结合其他病变综合判断 |
三、注意事项
尽管Mallory小体常与酒精性肝病相关,但并非所有出现该结构的患者都有酗酒史。某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(NAFLD)、自身免疫性肝病或药物性肝损伤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。因此,在临床诊断中应结合患者病史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Mallory小体与肝病的关系,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权威医学文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