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健康问答 >

什么是感染性休克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 作者:大菲看经济

什么是感染性休克】感染性休克是一种由严重感染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,其特点是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代谢障碍,最终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。它是重症医学中最为危险的急症之一,常发生在败血症基础上,若不及时治疗,病情发展迅速,死亡率较高。

一、感染性休克的定义与特点

项目 内容
定义 感染性休克是由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,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和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。
发病机制 感染引发免疫系统过度激活,释放大量炎症因子,导致血管扩张、毛细血管渗漏、血压下降,进而影响器官供氧。
常见诱因 细菌、病毒、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,如肺炎、尿路感染、腹腔感染等。
症状表现 高热或低体温、心率增快、呼吸急促、意识改变、皮肤湿冷、尿量减少等。

二、感染性休克的分类

感染性休克根据血流动力学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

类型 特点
低血压型 血压显著下降,伴有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。
高动力型 心输出量增加,但外周阻力降低,血压可能正常或轻度下降。
混合型 兼具低血压和高动力特征,病情复杂。

三、诊断标准(2016年Sepsis-3指南)

项目 标准
感染 存在明确的感染证据(如血液培养阳性、影像学提示感染灶)。
全身炎症反应 出现至少两个SIRS标准:体温异常、心率增快、呼吸急促、白细胞计数异常。
组织灌注不足 出现持续性低血压(收缩压 < 90 mmHg 或平均动脉压 < 65 mmHg),或乳酸水平升高 > 2 mmol/L。

四、治疗原则

治疗措施 目的
抗感染治疗 尽早使用广谱抗生素,控制感染源。
液体复苏 通过静脉输液改善组织灌注,维持血压。
血管活性药物 在液体复苏无效时,使用多巴胺、去甲肾上腺素等维持血压。
支持治疗 包括机械通气、肾脏替代治疗、营养支持等。
监测与评估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、器官功能及感染指标。

五、预后与预防

感染性休克的预后取决于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。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。预防方面,应加强感染的防控,尤其是对免疫力低下人群的保护,如糖尿病患者、老年人、术后患者等。

总结:感染性休克是严重感染引发的全身性并发症,具有起病急、进展快、死亡率高的特点。及时识别、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