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叫嗜碱性粒细胞】嗜碱性粒细胞是人体血液中一种重要的白细胞类型,属于粒细胞的一种。它们在免疫反应、炎症反应以及过敏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虽然它们在血液中的数量较少,但其功能却不可忽视。
一、
嗜碱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,成熟后进入血液循环。它们的胞质中含有大量的嗜碱性颗粒,这些颗粒内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,如组胺、肝素和白三烯等。当身体遭遇过敏原或感染时,嗜碱性粒细胞会被激活并释放这些物质,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。
这类细胞在过敏反应(如哮喘、荨麻疹)中尤为活跃,同时也参与调节血管通透性和凝血过程。尽管它们在血液中占比不高,但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定义 | 嗜碱性粒细胞是一种白细胞,属于粒细胞的一种,具有嗜碱性颗粒。 |
来源 |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。 |
主要功能 | 参与过敏反应、炎症反应、调节血管通透性、抗凝血作用。 |
细胞特征 | 胞质含大量嗜碱性颗粒,细胞核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状。 |
在血液中的比例 | 约0.5%~1%,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少的一类。 |
常见疾病关联 | 过敏性疾病(如哮喘、荨麻疹)、某些感染、自身免疫病。 |
释放物质 | 组胺、肝素、白三烯、细胞因子等。 |
与其他细胞的区别 | 与嗜酸性粒细胞、中性粒细胞相比,嗜碱性粒细胞颗粒更易被碱性染料染色。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嗜碱性粒细胞虽小,但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了解它们的功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过敏反应及免疫疾病的机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