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儿童急性肠胃炎怎么回事】儿童急性肠胃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,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功能紊乱,常由病毒、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。该病多发于夏秋季节,尤其在幼儿园和托儿所中容易传播。家长了解其成因、症状和应对方法,有助于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。
一、什么是儿童急性肠胃炎?
儿童急性肠胃炎是指由于各种病原体(如轮状病毒、诺如病毒、大肠杆菌等)侵入胃肠道后,引起的以腹泻、呕吐、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炎症性疾病。该病具有传染性强、发病急、恢复快的特点。
二、常见病因
病因类型 | 常见病原体 | 传播途径 |
病毒 | 轮状病毒、诺如病毒 | 食物、水、接触传播 |
细菌 | 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 | 不洁饮食、水源污染 |
寄生虫 | 贾第虫、蛔虫 | 水源或食物污染 |
其他 | 食物中毒、药物反应 | 饮食不当、过敏 |
三、典型症状
症状名称 | 表现 |
腹泻 | 多为水样便,次数频繁 |
呕吐 | 常伴随发热,严重时可导致脱水 |
发热 | 多为低热,部分患儿体温升高 |
腹痛 | 多为阵发性绞痛,位于腹部中央 |
精神萎靡 | 易烦躁、嗜睡或哭闹不止 |
四、如何护理与治疗?
1. 补充水分:防止脱水是关键,可使用口服补液盐。
2. 饮食调整:避免油腻、高糖食物,可给予米汤、稀粥等易消化食物。
3. 控制感染:根据病因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(需医生指导)。
4. 观察病情:若出现持续高热、严重脱水、血便等情况,应及时就医。
五、预防措施
- 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尤其是饭前便后。
- 饮食要新鲜、清洁,避免食用生冷食物。
- 家庭成员之间避免交叉感染。
- 接种疫苗(如轮状病毒疫苗)可有效预防部分类型的肠胃炎。
通过了解儿童急性肠胃炎的基本知识,家长可以更好地识别病情、合理护理,并在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,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,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