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bppv是什么病】一、
BPPV,全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(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),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,主要表现为短暂的眩晕发作,通常由头部位置变化引发。它与内耳中的耳石脱落有关,这些微小的钙质颗粒在正常情况下位于椭圆囊中,当它们脱落并进入半规管后,会导致平衡系统出现异常信号,从而引发眩晕。
BPPV虽然不危及生命,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尤其是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。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物理复位法(如Epley手法)和药物辅助治疗,多数患者在治疗后可显著改善症状。
二、表格展示:BPPV关键信息一览
项目 | 内容 |
全称 |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(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) |
症状 | 短暂眩晕,常伴随恶心、呕吐;头部位置改变时加重 |
常见诱因 | 头部外伤、内耳老化、病毒感染等 |
发病机制 | 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,干扰前庭系统功能 |
诊断方法 | 体格检查(如Dix-Hallpike试验)、听力测试、影像学检查(必要时) |
治疗方式 | 物理复位法(如Epley手法)、药物(如抗组胺药、镇静剂)、生活方式调整 |
预后 | 多数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,复发率较低 |
好发人群 | 中老年人、有耳部疾病史者 |
是否传染 | 否 |
是否需要住院 | 多数无需住院,门诊即可处理 |
三、注意事项
BPPV虽为常见病,但若反复发作或症状严重,建议及时就医,避免误诊为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。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快速转头、突然起身等动作,有助于减少眩晕发作频率。